- > 研讨会 > 内容
-
员工违纪(违规)行为处理与合法调查取证
Practical Issues on Employees’ Violations of Discipline and Evidence Collection
背景 / Background 根据最高院《民诉法》新司法解释与违纪调查程序,2015年的员工违纪有两大趋势:过激化、隐蔽化。此外,随着员工忠诚度普遍下降,员工的“对抗性”违纪持续增多,违纪行为本身也出现“多元化、复杂化、极端化”的新特征。诸如配偶介入利益冲突、商业贿赂、过激维权、性骚扰等新型违纪行为给公司的人员管理带来新挑战。 旷工、消极怠工、拒绝岗位调整、泄露商业秘密等典型违纪行为,应如何进行调查取证?“违纪案件”的处理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?对于违纪解雇类争议的裁审,有哪些应对策略?三期员工、高管、外籍员工等特殊员工的违纪行为,又该如何处理? PEO 很荣幸邀请对劳动争议处理有丰富经验的洪桂彬律师,从上千例违纪解雇争议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,分析各类违纪行为的处理重点与调查取证,为企业有效推进违纪员工管理提供针对性的策略和技巧。 大纲 / Outline 前言:什么是违纪,什么不是违纪 一、民诉法新司法解释背景下的证据实务 1. 证据类型 » 7类法定证据类型 » 数据电文证据(邮件、短信、网页、微信等)新规则 » 涉外证据的取证规则 » 合规访谈记录、调查报告的证据归类 2. 证据属性 » 真实性:电子考勤记录如何确认其真实性 » 合法性:未经对方同意的录音、录像是否有效 » 未经在职员工同意进入员工邮箱获得邮件是否合法 » 关联性:证人证言、客户投诉信对于违纪行为的证明力 3. 举证责任 » “谁主张谁举证”在违纪案件中的运用 » “举证责任倒置”在违纪案件中的运用 » 新民诉法司法解释对“举证期限”新规定 4. 证明标准 » “排除一切合理怀疑” » “高度盖然性” » “优势证据规则” » “孤证”与“证据链” 二、案例解析十类典型违纪行为的调查取证 1. 职业操守 » 盗窃 » 商业贿赂 » 性骚扰 2. 出勤违纪 » 旷工、旷职 » 虚报工时、加班、代打卡 3. 业务违纪 » 越权行为 » 渎职行为 » 非法侵占 4. 违反诚信 » 虚假陈述 » 骗取信任 5. 对抗指示 » 消极怠工 » 拒绝岗位调整 » 拒绝公司搬迁 6. 泄露秘密 » 泄露商业秘密 » 泄露秘密信息 » 违反保密规定 7. 侵害致损 » 损害员工利益 » 损害公司利益 8. 利益冲突 » 擅自兼职 » 在职竞业 » 自我交易 » 飞单交易 9. 危险行为 » 打架斗殴 » 毁坏财物 10. 过激维权 » 罢工停工 » 擅自报警 » 群发邮件 » 擅闯堵门 » 滞留办公 » 跳楼群访 » 媒体披露 三、案例解析“违纪案件”处理四要件 1. 明确的法律依据 » 法律依据的引用 » 法律依据与事实依据相结合的“表述” » 严重违纪与严重失职、不胜任的区分 2. 明确的处理依据 » 规章制度的配适性分析 » 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分析 » 民主程序的证据要求(是否必须成立职代会或召开全体员工大会) » 公示程序的证据要求(局域网公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?) » 制度歧义条款的判断 3. 充分的事实依据 » 违纪行为发生的证据(如何通过录音、访谈、邮件分析等获得证据) » 违纪行为调查的证据(启动违纪调查的注意事项) » 违纪行为处理的证据(作出违纪处理的证据固定) 4. 完整的程序依据 » 避免重复处理 » 避免超过处理“时效” » 避免违反既定流程 » 给予申辩的注意事项 » 送达处理决定 » 通知工会及再次通知工会 四、违纪案件争议协调与处理 1. 违纪解雇类争议的裁审应对 » 如何快速推进违纪员工的协商谈判 » 如何应对恢复劳动关系的仲裁诉请 2. 特殊群体的违纪处理注意事项 » 三期、病假、工伤职工注意事项 » 高级管理人员违纪处理注意事项 » 劳务派遣、委派人员的注意事项 » 外籍港澳台员工的处理注意事项
|